展出时间:
2022.5.19
展出地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美术馆
主题:
山东手造,青春力量
展览名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2年设计艺术博览会
前言
初夏已至,葳蕤繁祉。跬步千里,涓流成海,造型艺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展览再次拉开帷幕。国画、油画、壁画、雕塑、书法与公共艺术(造型)专业2022届118位毕业生,以118幅(组)毕业作品展示汇报他们四年来的学习成果。
责任承担使命,艺术记录时代,心灵感悟美好。造型艺术学院各个专业的艺术学子笃志进取,不断探索、回溯传统,守正创新。对同学们来讲,毕业创作展示既是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毕其功于一役”的凝聚式成果归纳总结,也是对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四年学习生涯的图像记录与艺术化呈现。呈现在这里的每一幅油画,每一幅书画,每一件壁画,每一尊雕塑与装置作品,其中所呈现出的都是青年学子群体对作品形式的个性语言探索及艺术观念的探究,作品都是在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多维思考。
“笔墨当随时代”,这些毕业创作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是对事物本质规律所形成的个性化表达,是每一位未来的青年艺术家艺术观念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展示和对艺术未来的预判与探索。
虽然这些作品还带着生涩与不足,但其情感的真挚,追求的热情,刻画的投入,对每一个认真的灵魂来说,值得所有的人尊重。愿所有的作品都能够能带给观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与精神享受。
毕业展作品选登
国画专业
《秋浦》
作者:王玲
作品简介:眼中的四季和物象各有其独特的性格,是触景生情也是作者的赋予。借这幅作品来表达眼中之景和心中所想。萧瑟是人对秋天枯萎的感知,但在这样的无人之处,仍有生命在这里繁衍、跳动。
《间有草木》
作者:胡舒琪
作品简介:房间内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是精心放置,精巧构思的产物。拥有这一切天然和人工共同构成的风景,也是自己的栖居。传统的明式家具,器物本身散发的禅意,是其本身无法言表的精神趣味,引导着内心的宁静。
《她山》
作者:金婉婷
作品简介:画面表达山中有我,我中有她,她中有山的空灵意境,与内心对话,产生共鸣,观望着梦幻的世界,耳边是现实的喧嚣,空灵与烟火气息又在此时相互碰撞,又应如何定夺。
《丰年》
作者:王旭霞
作品简介:大簇堆放的玉米、歪七扭八摞放的篮子,记忆中老家的丰收之季。随着慢慢的长大,记忆中的温馨、质朴总是能在心里徘徊不散。
《刹那》
作者:王凯
作品简介: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游子无依,柳枝别离。偶有梦回,朝露湿衣。望古情,刹那化别离。
《石木栖禽》
作者:张春辉
作品介绍:孔雀是一种十分美艳的禽鸟,但在这次创作中我以墨色晕染稍加设计这样较为朴素的形式予以表现,为的是表达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低调谦逊是美德,就好像柔和温吞而又洁净的白玉兰,正直坚韧的竹一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油画专业
《向往》
作者:宋林茂
作品简介:大学四年时光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离别之际留下一些纪念。
《Monkey!》
作者:闫龙宇
作品简介:艺术反映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最能真实的再现生活。
《饰》
作者:杨惠清
作品简介:从古至今从起初的以叶为饰到现如今多种多样的服饰,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体现了个人对传统服饰浅略的理解从而有了这副作品《饰》,它的原型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为当时的贵族服饰,在一个百家争鸣的背景下。
《清晨》
作者:曹守哲
作品简介:当今社会背景时光状态下的具像生活。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者:钟原
作品简介:白驹过隙,历经时代变迁,做自己,无问西东。
壁画专业
《寻找爱丽丝》
作者:韩冬雪
作品简介:作品的名字《寻找爱丽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爱丽丝在哪里?”这是我给画面中的众多人物提出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向观画者,向我自己抛出的问题。
《愿》
作者:严惠
作品简介:四季初始,春到人间,草木皆知,本幅作品运用玻璃马赛克描绘梯田,用拼贴交错的对比色增加画面感染力,视觉中心的文字表述了在正青春的年纪应有的人生态度,山有顶峰,湖有彼岸,一切皆有回甘。
《迁徙》
作者:刘昂
作品简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未来生存而四处奔走,动物也未来适应环境而迁徙。本作品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正在奔走的场景,各种姿态的光影相互重叠、交织,所呈现的画面引人深思。
《众生》
作者:周旋
作品简介:“众生”二字,在佛学术语中,又叫做“有情”,指尘世之人,泛指一切生灵,即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形态。“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无量生死轮回,名为众生。”我们作为“众生”,对于生活的热忱、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怜悯,这些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且极为宝贵的美德与品质,这正是我所想要向大众传达的情感。
《曙光》
作者:褚娅婷
作品简介:《曙光》:一朝疫情,新冠病毒横扫地球,人均口罩的日子转眼已是两年有余,这幅作品名为《曙光》,画面中的人物在层层窗的框架中追寻着那一抹希望的光,用超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表达了在当下想要无拘无束生活的愿望,行止处,静待花开。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作者:位启源
作品简介:该作品利用试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空间,但在三维立体的形体中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描绘出了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
《圆·缺》
作者:王嘉懿
作品介绍:《圆·缺》:这幅画是关于月球的流体画,他的形象不是固有的,而是随机形成的肌理效果展示出来。另外,想表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总会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法专业
《石钟山记》
作者:周以恒
作品简介:本作品拟苏东坡笔意,以苏东坡《石钟山记》为内容,表达对东坡居士豁达乐观主义的向往之情。作品形式为四尺二条屏。
《论书》
作者:朱婷婷
作品简介:以苏轼论书为内容,结合苏轼的书法风格创作,作品形式为五尺整张。
《古风二十七首》
作者:尹梦琪
作品简介:以王宠小楷作为创作取法,在用笔上主要凸显其拙趣,以率真自然为主;章法上呈现出有列无行、布白疏朗的自然排列;以李白《古风二十七首》为创作内容,作品形式为三条屏。
《劝学》
作者:潘子平
作品简介:结合孙过庭草书的风格,以节选《劝学》为创作内容,作品形式为五尺整张。
《春江花月夜》
作者:李雯
作品简介:作品创作内容选取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取法李斯《峄山碑》,以峄山碑的婉转通畅、遒劲圆润来应和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工整清丽的风采。
雕塑专业
《相遇》
作者:李梓轩
作品简介:通过水泥和木头两种材料的结合,体现工业和自然的对比,生存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对抗或对峙等,以此为出发点通过不同形式的结合引申出更多的含义和可能性
《苕峣·琼宇》
作者:李志明
作品简介: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的元素,与当代的雕塑语言相结合,运用中国绘画的构图、意境、形式,用现代雕塑材料表现进行创作。作品以中国山水画中的建筑造型为原型,运用现代的金属焊接技术,运用铁木相融的方法,展现中国的山川地貌,以朽木的自然形式,展现出巍峨的山峦,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山水的意境。
《任意门》
作者:王天琪
作品简介:心所向,门自来。
《片刻永恒》
作者:类群
作品简介:母亲用强大而温暖的臂膀保护着我们,将我们环抱在其中,给予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我将情感作为雕塑的主题,去传达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与依赖。
《不丧匕鬯》
作者:孙立翔
作品简介:“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灵感取自古代宗庙祭祀的方相氏,作品用意为辟邪祈福,百姓安堵,执利器为国家驱疫。当下疫情肆虐,愿尽绵薄之力,展现出中国传统造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望君欣欣兮乐康。
公共艺术专业
《干涉》
作者:赖杰斌
作品简介:树形象征着大自然,布象征着人为力量对大自然的干涉,自然在无声的忍受,他们不会反抗,只会通过自己的衰败和自我毁灭来让人们看到利用不能的苦果。人类当前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人利用自然的关系。作品想表达和反对也就是这种现象,人们对于自然的无情利用,没有节制,这里借用树的形式将这一切深刻的展现出来,以生态为题,营造一场悲剧性的情景空间,体现透明材料的自然属性、空间表达与意境传递,借用树与布的形象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的一种反思,将传统的宋代文人画中树的造型元素应用到雕塑上,保留中国古典的美学。
《云变的杜尚》
作者:张立诚
作品简介:作品《云边的杜尚》,经过我长时间对马歇尔.杜尚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当代艺术先锋的认识和了解,我选择把马歇尔.杜尚和云朵作为本次公共艺术创作的主题。用雕塑艺术和灯光艺术的语言来展现他独特的魅力,毕竟借用马歇尔.杜尚的话来说:“我的生活就是一场艺术”。
《飞行计划》
作者:朱秋晗
作品简介:这是一组外形是云和机械相结合的公共艺术作品。但这个作品表达的不仅是一组机械机构,也不仅仅是一组机械和自然结合的一个造型。这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个探索是人类对天空的探索和对整个世界的探索,也包括对艺术的探索。
《译幻记》
作者:杨星全
作品简介:《译幻记》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山东莱芜锡雕的表现形式和《山海经》神兽形象以及山东的传统纹样元素。将卷云纹、雷云纹等传统纹样以及具有韵律感的线条融入造型进行装饰,使整个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美,又具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从而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
《四月的风》
作者:于奕文
作品简介:我热爱陶艺,将潍坊风筝这一文化符号用陶瓷语言表达又是另一种风味。即可以增加潍坊风筝的文化传播形式,又升华了潍坊风筝的艺术价值。利用潍坊风筝这一文化符号,加强潍坊风筝在人们心中单一形式的形象,从“纸鸢”到“瓷鸢”,让潍坊风筝从表达形式上树立潍坊新的城市名片。
《星河绘梦》
作者:林亦唐
作品简介: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在梦里,我乘着纸船划过星空,穿过文森特先生的记忆之门,享受着专属于我们的梦境。这一格格一间间,承载着的,是我所憧憬的自由与解脱。
转载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官网